最近我總是遲到。雖說遲到不會太久,最多也就10分鐘。
運氣不好一路紅燈、修地鐵路上太堵、電梯沒排上隊……遲到的原因又很多,但最主要的原因是:起不來床。我也不是故意,我是真的起不來。
平時六點半起床,慢慢悠悠起床吃飯上班,時間綽綽有余。冬天到了,就覺得晚半小時也來得及,不如多睡會兒。嘗試了一次之后,喲,正好!打完卡之后發現還有幾分鐘才上班。
于是接下來的一個星期,我都按照這個時間表來上班。后果就是,路上稍微遇到點狀況就會遲到。后來我聽朋友小張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:
小張算了一下自己母親每周一要起多早坐公交車去自己家看孩子,8點上班,媽媽需要8點之前坐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趕到小張家,每周一都是如此。夏天還行,早晨趕車涼快點,但是到了冬天呢,早晨五六點天還不大亮,天氣又寒冷,小張說她仿佛看到母親裹著羽絨服,帶著圍巾瑟瑟發抖的在村口等候公交車的情景,都快60歲的人了,為了孩子上班不遲到,她改掉了早晨懶被窩的習慣,堅持著起來趕公交車。
說到這里,我看到小張眼淚掉了下來。
我也有所觸動。想到自己這段時間的懶惰行為,真想扇自己幾耳光。我媽不用早起去上班,可她每天起的也比我早。為什么起這么早?是她對孩子的愛,是對家庭的責任心。我呢?每天早上犯懶,就想多睡一會兒,甚至有時明明已經醒了卻蜷縮在被窩里玩手機,起床之后慌慌張張,甚至早飯都不吃就狂奔來上班,一不小心還會遲到。
我這是對工作紀律的遵守嗎?我這是對工作的熱愛嗎?這是對工作、對家庭的責任心嗎?一旦因為自己的懈怠和懶惰失去了工作,我拿什么養活我的家庭,又有什么底氣孝順我的父母?
愛與責任,是職場人必要的東西,俗語“干一行愛一行”是告誡我們應該尊重工作,現代的職業道德規范中也有一條類似的要求,叫“愛崗敬業”。熱愛本職工作,負責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,踏踏實實的實現自己的價值。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時有很重要一點就是自律,這也是有責任心的體現。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辦事,不像小編這樣一言不合就犯懶。時刻提醒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,對從自己這里出去的工作結果負責任。
上班遲到幾分鐘時間,也許在這些人眼里是一種小事,不以為然。上班會遲到是態度問題,上班遲到,開會就可能遲到,見客戶也可能遲到。而且,對于同樣一件事情,每個人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。遲到幾分鐘你覺得無所謂,但上司要是那種對遲到恨之入骨的人,恐怕你日后再難出頭。小編過去公司的老板是正是這種人,他自己上班時間都很守時,還經常提前上班,他堅持認為連上班都不守時的,這種都無法約束的人,是難以堪當重任的。這種觀點,也代表了我的看法。
還是那句話,你50、60多歲的媽媽都能每天早起,你還整天賴床,要不要面子的呀?